以法律人的初心 勇敢面对ChatGPT
——中南大学法学院2023届毕业典礼许中缘院长致辞
毕业典礼是对成长过程的见证,我们在此庆祝毕业生们的成功毕业。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不仅要为他们感到自豪,还要向他们深情地祝福,同时也要反思一些重要的问题:明天,他们将会走向何方?未来的他们将如何面对挑战?这一届毕业生们无疑是最特殊的,因为他们见证了众多新概念和技术的发展。其中,ChatGPT的诞生就是一个重要的标志。ChatGPT不仅可以撰写诗歌和论文,还可以编写代码和创作音乐。如果让ChatGPT参加司法考试,我相信它会表现得比许多优秀的学生都要出色。未来,ChatGPT有望成为法学领域的一个强大工具。只需输入一个案件,它就能提供相关的解决方案。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ChatGPT将成为法学界的“魔法盒子”,为解决法律问题提供强大的支持。
一项备受法律专业人士关注的问题,那就是ChatGPT能否替代法律人的地位。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思考法学的基本性质。在众多学科中,法学具有独特的特性。文学通过语言描绘世界,社会学则通过对社会实证的分析来探究世界,而机械学则是通过提高生产力来改变世界。相较之下,法学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与哲学有相似之处,哲学探讨的是“我是谁”,而法学不仅要解决“我是谁”的问题,还需解决“我与谁之间”的关系。这些特性可能是法律专业人士与ChatGPT之间的根本差异。
作为一名文章写作高手,我将重新组织上述内容,使其表达更为专业和高水平。正义是法律人的灵魂元素,他们如同戴着枷锁的舞者,通过法律这个舞台,展现出他们的舞技。我国一直致力于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里的正义,既包含了理性,也包含了感性,它是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产物。正如那普洛透斯似的脸,正义总是变幻无常,随时可能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具有极不相同的面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地,也没有两个完全类似的案件。每个案件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其结果也有所不同。尽管如此,ChatGPT这样的技术可以顺利进行数据统计,但它可能只能得出类案的正义,而非具体的个案正义。
作为一名法律专业人士,我坚信正义源于同理心。这种同理心体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共情,它要求我们设身处地地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求。我国古代的道德观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表达了这一思想。在解释学领域,哈贝马斯的商谈理论和拉伦茨目光之间的互动,还有诠释学的前见理论,都未能超越我们长期坚持的同理心。在具体的案件中,法官、律师、检察官和当事人都能感受到彼此的痛苦,共同同情并理解对方的不幸。他们不会因为掌握权力而滥用,也不会因为位居权重而独断专行。他们的行为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尊重,而非盲目追求一己之私。在这个过程中,同理心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使我们的社会充满了公正与善意。
作为一名文章写作高手,我会重新组织上述内容,使其表达更为精准和专业。善良是法律人的核心品质,因为法律本身就是一种追求公平与善良的工具。在这个意义上,善良构成了法律的基础。尽管法律本身并不具备道德色彩,但其目标却在于实现社会的共同利益。因此,法律人需要在保持基本品性的同时,努力使法律成为推动社会向更美好的方向发展的力量。英国哲学家培根曾指出,在思考法律的公正性时,我们不仅应该拥有理智,还应该拥有慈悲。这意味着,虽然我们应该用冷静的眼光来看待事物,但我们也应该用慈悲的眼光看待他人。这种理解表明,善良不仅是法律的基础,也是法律的核心。另一方面,法律的存在是为了使社会更加美好,并增进更多的社会福祉。思想家洛克也曾说,如果人们在没有法律的情况下会感到更快乐,那么法律作为一种无用的工具可能会自行消失。这说明,法律不仅应该作为维护社会秩序的手段,更应该作为提升社会福祉的途径。在法律的应用过程中,自由裁量和自由心证的权限是必要的。然而,这些权限应该以善良作为唯一的标准。这是因为,善良是法律人的基本品质,也是法律的内在精神。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根据对错来判断,而不考虑善良与否,可能会陷入道德的困境。例如,ChatGPT这样的AI系统可能会在只知对错,不辨善恶的情况下,做出错误的决策,甚至可能助长恶行。因此,我们需要强调善良在法律中的重要性,以防止法律的滥用和误用。
作为一名法律专业人士,理解社会是其职业特性之一。正义观念中的“宜”,意味着符合社会需求,从而成为法律的基本原则。法律是治理社会的有效工具,过度依赖法律可能导致其失去生命力。除了法律外,道德、习惯等规范也应予以重视。在道德与法律的交融中,我们需理解法律运行的社会规律,明确案件的正确与否。要成为优秀的法律专业人士,需具备广泛的知识体系,包括世理、事理、民情等,实现情理法的统一。这需要我们深入祖国的大地,倾听人民的呼声,发掘中国的精神内核,以及感受时代的脉搏。这些方面,可能是人工智能助手如ChatGPT难以达到的。
ChatGPT是机遇、是挑战、是动力,也是时代给予我们的紧迫感。当法律人不想被物化、不想被工具化。我们不仅仅需要懂法律知识,还需要努力完善和提升法律人人格,为实现“各得其所”的法治理想而努力。
我现在可以回答大家法律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问题。我们法律人,是从心底的法治信仰而来,到良法善治的未来而去。一路艰难险阻,只有初心,才能定航。无论外部环境如何诱惑、技术发展如何威胁,正义,善良与融入社会同频共振的初心将成为我们风雨如磐屹立不倒的船锚。
最后祝愿大家秉持初心,激流勇上,鹏程万里,归来仍是少年。(中南大学法学院院长许中缘)
编辑:赵欣
AI时代,拥有个人微信机器人AI助手!AI时代不落人后!
免费ChatGPT问答,办公、写作、生活好得力助手!
搜索微信号aigc666aigc999或上边扫码,即可拥有个人AI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