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见证AI在法律裁决中的全面渗透,它手持虚拟法槌,掌控着法治的核心地带,成为政法系统的决策者,司法权力被AI独占的那一刻,无疑将颠覆传统的律师行业。
ChatGPT能取代的部分
ChatGPT等AI工具,是建立在海量信息基础上,运用算法来归纳梳理后出方案。“ChatGPT背后的GPT3模型依赖于其通过互联网和书籍文本汇总的0.4万亿个单词所生成的1750亿参数。ChatGPT从本质上讲,更多的是基于现有机器学习算法的算力挑战”说实话,笔者并不清楚这种归纳梳理是否包含一定程度的创造成分。但从当前共识部分来看,ChatGPT是一种人类技术手段最超前的算法。
🌟法律数据库繁多,知网学术专注,判决文书网、北大法宝和威科先行司法常用,但解决法律难题仍需律师亲手操作。检索文献、案例判文,律师深度剖析,针对问题进行细致梳理与分析。虽然技术日新月异,算法辅助日渐显现,但法律逻辑与专业知识,律师仍是无可替代的智慧引擎。
在不远的将来,类似于ChatGPT的中文工具必定会在我国普及。利用这样的工具,AI的算法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能够替代律师最基本的检索和梳理、总结、归纳工作。这是可以肯定得未来。
最有价值的律师工作:创造性的发现事实、发现法律适用的可能性、沟通协调
律师服务领域繁多,其中诉讼与非诉两大路径各有侧重。ChatGPT的崛起无疑对后者构成了显著挑战,尤其是那些依赖传统经验和知识处理事务性工作的非诉律师。毕竟,非诉案件中的咨询解答和操作环节,很大程度上仍需律师的专业判断和个人经验来驱动。然而,这场较量并非单纯速度与精度的比拼,而是人脑智慧与AI算法的深度较量。诚然,ChatGPT以其超凡计算能力展现出强大的潜力,但人类的直觉、情感理解和复杂问题处理能力是其难以替代的。因此,在面对这一技术革新时,保持审慎乐观的态度更为明智。毕竟,法律服务的核心价值在于人性化的关怀与专业深度,而非单纯的算法运算速度。🌟律师们,准备好迎接挑战,同时坚守你们的专业精神吧!
🌟随着AI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像中文版ChatGPT这样的创新工具的出现,非诉讼领域的服务无疑将面临重大挑战。💼无论是合同审核、法律咨询还是合规操作,这些传统的业务模式都可能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律师们需要转型以适应这个数字化的新时代,提供更高效、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持续学习和专业知识的更新是关键。
但诉讼律师等解决开放性问题的律师恐怕会更加不容易受到影响。
第一,证据的固定和搜集、事实如何去认定,是开放的,ChatGPT等智能工具一时半会儿无法取代。
🔍法学之道,以实证为基。诉讼之路,首在详研案情与证据,竭尽所能挖掘那些未被充分呈现,却对胜诉至关重要的一切。律师之责,重于寻证,从细微处洞察真相,通过精准策略获取关键证据。🤔哪些证据?向何人索证?如何巧妙地取得?这些都是长期的挑战,既考验当事人生活智慧,也检验律师的专业功底。🔍AI虽强大,却无法替代人性的理解和判断,它能提供线索,但不能给出满意的解决方案。
第二,在重大疑难案件中,依据人的情感和社会一般观念来分析证据,发现事实,并不是AI能够一蹴而就的。尤其是笔录众多、涉众的刑事案件,需要把众多的笔录和书证串联起来发现事实。世界上没有两片树叶是一模一样的。世界也没有两个案件的事实细节和所有情节都一模一样。必须立足每个案子各自的证据特征,来发现每个案子独一无二的事实细节。发现事实原本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并不是在归纳或者总结。而发现新事物、创造新事实,这并不是AI能够一蹴而就的。
第三,无法解决运用法律博弈方的沟通交流。对于民事诉讼来说,运用法律博弈的各方可以都是商事主体、也可能是亲友等关系。案件的最终走向并不一定取决于法律的具体规定,与各方妥善的沟通、正确的把握各自的目的紧密相关。例如,即便前一天还在打得头破血流闹离婚的两口子,也可能在第二天就撤回起诉二人重归于好。
在刑事诉讼的舞台上,法律博弈是执法机关与被告之间的智斗,情感交流虽不似民事诉讼那般显性,但仍不可或缺。这并非单纯的铁血交锋,律师如辩护人,需敏锐洞察案件,提出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让公检法能接纳。发现问题,对刑事律师来说,不仅是基本功,更是一种高级策略——通过创新的沟通方式,将问题转化为行动,确保其被采纳。在这个过程中,智慧与技巧交织,法律与人性共舞。
归根到底,如果AI不能彻底取代人去做决策、掌权,那么服务博弈各方的律师行业最终还是不会被AI踢出局。
作者:丁慧敏律师,执业于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清华大学刑法学博士。
AI时代,掌握AI大模型第一手资讯!AI时代不落人后!
免费ChatGPT问答,办公、写作、生活好得力助手!
扫码右边公众号,驾驭AI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