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ChatGPT,又火了,颇有点“万人空巷”的劲头,让阿信大受震撼……
其实,去年11月30号,OpenAI发布这款新AI聊天机器人的时候,ChatGPT就火过一阵,注册用户几乎是瞬间突破一亿,搞得直接宕机。
没发布多久,就被全球网友搞瘫痪了。
就实用功能来说,ChatGPT确实赚足了话题:模仿李白文风写代码,代写广告软文……
更让人惊讶的是,人家3分钟内就能轻松输出一篇大学论文,文献插入、引用格式完全规范,内容科学严谨,实验说的跟真做过一样,连导师都看不出来!
“ChatGPT帮我写AP论文,成绩合格”
但春节后,画风就有点逐渐倒转的感觉:全球科技企业似乎都成了ChatGPT的“提线木偶”。
这股热潮迅速溢出,扩展至GPU、CPU、F5G、FPGA、AI芯片及CPO,光模块产业链等多个领域。
有人喊出了“搭不上ChatGPT的企业会被淘汰”“AI即将替代人类”的口号,ChatGPT被升级到了技术革命的最高层面。
事实呢?ChatGPT无论从应用还是底层技术来说,都不算新。
更早之前的2021年,著名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就用GPT—3为自己的《人类简史》三部曲(10周年纪念版)“撰写”了序言。
而美国国家科学院 、美国国家工程院和法国科学院三院院士,2018年图灵奖得主,“卷积神经网络之父”,Facebook首席人工智能科学家杨立昆最近一年更是在多个场合强势表态,让大家不要被“热点概念”冲昏头脑:
就底层技术而言,ChatGPT 并没有什么特别创新的东西,没什么革命性的。大语言模型(LLM,即 ChatGPT 及同类产品)既不能规划也不能推理。
一只猫都比 LLM 有更多的常识,以及对世界的理解。
所以,眼下关于ChatGPT的讨论,有几许是狂热的风口炒作,几许又是值得认真对待的理性洞察?
今天,阿信就从历史学家、科学家以及企业家三重视角,列出了目前AI领域值得你花费时间仔细揣摩的经典著作,帮助你构建起穿越过去与未来的全局视野。
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还是有必要先看看尤瓦尔·赫拉利对自己那篇由人工智能所代写的序言的看法。
尤瓦尔·赫拉利:AI是天堂还是地狱,全看我们如何选择
领略ChatGPT带给人类智识的震撼,尤瓦尔·赫拉利绝对算得上是第一批“先知式”人物中的一员。
尤瓦尔·赫拉利
2021年,他向ChatGPT的早期版本GPT—3发出指令,要求模仿自己的写作风格,为他畅销全球的《人类简史》三部曲(10周年纪念版)“创作”一篇新序。
以下,是没有经过任何编辑改动的全文:
2011年夏,我写完《人类简史》后,觉得肯定不会再讲那个故事了。我对那本书有一份特别的喜爱,也为该书的成功而心存感激,但我觉得我已经讲完了人类这个物种如今的故事。人类2.0仍在展开,可我想以后的故事最好留给别人去讲。
但是,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后,我想我恐怕要回到开头,重新审视我们这个物种通过想象建构秩序和统治结构的独特能力。
过去几年间,我们看到,假新闻比真新闻更强大;联邦调查局可以选总统;脸书可以左右选举;一个亿万富翁可以当选总统,而且比对手花的钱还少;一个国家可以分裂为两个敌对阵营,彼此拒绝倾听对方的意见。
换言之,人类以想象来建构大规模秩序这一独特的能力现在开始转向对我们不利。
过去,民族国家和资本主义市场这些想象建构的秩序赋予了人类更大的力量。它们创造了空前的繁荣,产生了空前的福祉。可是今天,民族国家和资本主义市场等想象建构的秩序开始将我们撕裂。
今天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是创立一个不以民族国家或资本主义市场为基础的由想象建构的新全球秩序。
有没有办法创造一个并非基于民族国家,或自由市场,或个人主权,或驾驭自然的想象建构的新全球秩序呢?
这就是我想在本书中讲的故事。
GPT—3收集了赫拉利写过的书和文章、做过的访谈,以及在网上找到的几十亿个句子,使用这些原材料生产出了上面的文字。
《人类简史》三部曲
[以色列] 尤瓦尔·赫拉利 著
赫拉利教授说,他读着GPT—3模仿自己的风格写出的文字,心情复杂。
一方面,他觉得GPT—3不过是抄了自己写过、说过的一些话,将其与从互联网上搜罗到的各种主张糅在一起。如此产生的文章只是文字与思想的大杂烩。
所以,“目前我并不担心——GPT—3不会夺走我的工作,至少今后几年不会”。
另一方面,读着上面的文字,赫拉利又被惊得瞠目结舌。“这是人工智能写的吗?!不错,这些文字是这里一点那里一点拼凑起来的杂烩。可天下文章难道不都是这样吗?”
GPT—3生产的这些文字最令人震惊的是它居然言之有理。它不是胡乱拼凑了一堆句子,而是有着连贯的逻辑。
如果给“无限猴子定理”中的猴子一台打字机让它玩,赫拉利只需瞥一眼,半秒钟内就能够认定猴子打出的东西不是自己写的。可是,他得把GPT—3的文字仔细读上一两分钟,才能得出结论:“这并非出自我手”。
还有一点令尤瓦尔·赫拉利警觉的是,变化的步伐。
2010年赫拉利写《人类简史》时,几乎没有想过人工智能。它听起来不属于严肃的历史书,倒像是科幻电影的题材。
10年后,人工智能革命席卷世界。这场革命标志着我们所知的人类历史的完结。
数万年来,人类发明了各种工具,使人类的力量更加强大。斧头、轮子和原子弹给了人类新的力量。人工智能却不同。有史以来第一次,力量可能会脱离人类之手。
很快,人工智能就能比我们更加了解我们自己。它是会继续做我们手中的工具,还是我们会成为它的工具呢?
至少还有几年的时间,人仍然比人工智能更强。具体来说,我们仍有能力决定人工智能和其他革命性技术的发展和用途。我们一定要明智地使用这个能力。
21世纪的新技术是用来造天堂还是建地狱,全看我们如何选择。
要做出明智的选择,我们需要了解新技术的充分潜力,也需要更好地了解自己。如果我们能使用人工智能创造一个新世界,那个世界将是什么样子?如果你能够使用生物工程学来重塑人的身体与头脑,你会做出何种改动?
所幸的是《人类简史》出版以来的10年来,随着数字设备的威力呈指数增加,我们对人体生物学和人类历史的知识也加速增长。
但是,赫拉利在书中表达的中心意思丝毫没有改变:对智人最好的描述是,他是会讲故事的动物。
我们创作出了关于神、国家和公司的虚构故事,而这些故事构成了我们社会的基础和我们生活意义的源泉。为了这些故事,我们经常不惜杀人或者被杀。
只有人类会为了故事而彼此杀戮,而我的论点是,如果真想搞懂人类历史,就必须认真对待我们的虚构故事。只看经济或人口因素是不够的。
因此,要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只学会计算机编码或解译遗传密码是不够的。人工智能和遗传工程学很容易被用来为极权暴君和宗教狂热分子服务。
我们真正需要明白的是人的头脑以及头脑产生并相信的幻想。这是诗人、哲学家和史学家的任务,现如今这个任务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
赫拉利认为,要想了解你的未来,你需要了解整个世界的历史和全人类面临的挑战。他写此书,是想帮人们更清楚地看世界,让每个人都有能力参加我们时代最重要的辩论。
GPT—3冒充赫拉利写的那些文字他并不全同意。
但其中有一句话赫拉利说他完全认可:“我们生活在由和我们非常不同的人在我们出生很久以前发明的思想牢狱之中。”
在尤瓦尔·赫拉利看来,像他这样的历史学家的工作是展示这些思想牢狱是如何建造起来的,并表明我们并非注定关在其中无法逃脱。
人是讲故事的动物;没有故事,人类社会就无法运作。但归根结底,这些故事不过是我们为了帮助人而创造出来的工具。
如果一个故事造成的弊大于利,我们总可以把它改掉。
补充阅读
关于人工智能的哲学思考
推荐以下3本
《我是个怪圈》
[美] 侯世达 著
侯世达以神书《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家喻户晓。30年后,人类认知科学、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取得了长足进步,侯世达以《我是个怪圈》再探“自我是什么?”这个问题。
意识可以复制吗?我们能否教电脑如何思考?机器能明白自己的困惑和无知吗?这些前沿问题,归根到底,要问“自我是什么?”的问题。
这本书认为自我和意识的本质是一种“怪圈”,它作为一种抽象反馈居于我们的大脑。全书融合哲学、语言学、心理学、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 脑科学和数学哲学,讨论了在心灵的最深处,我们如何不懈地创造着自己。
《现实+》
[美] 大卫·查默斯 著
师从人工智能领域顶级学者侯世达,纽约大学哲学和神经科学教授、意识研究中心主任大卫·查默斯带领我们在虚拟世界中进行了一次旅行。
作者认为,虚拟现实是真实的现实,在现代技术发展下,我们可能会很快进入虚拟世界生活,会在其中度过大量时光,开展工作,进行社交和娱乐。
那么,“移居”到虚拟社会的好处和坏处都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在虚拟世界过上更好的生活?……
查默斯教授运用数百年来哲学家们设计的强大工具,将几乎所有虚拟社会可能存在的问题都思考了个遍。
《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
[美] 尼尔•波斯曼 著
萧伯纳说,一切高技能的专业都是针对门外汉的密谋。尼尔·波斯曼还要再向前迈一步:在技术垄断文化里,一切专家都被赋予了神父ー样的魅力。
本书与《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并称尼尔·波斯曼的“媒介批评三部曲”,其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检讨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文化、制度的负面影响。
人工智能科学家:今天的人工智能方法,永远不会带来真正的智能
2022年8月,“卷积神经网络之父”,Facebook首席人工智能科学家杨立昆发布了“AI And The Limits of Language”一文。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家,杨立昆更关心的是质变,他认为:
GPT-3并不知道世界到底是如何运作的,它只是具备一定的背景知识。
但在某种程度上,这种仅存在于文本统计中的知识是非常肤浅的,它可能与潜在的现实完全脱节。
杨立昆
对于诸如 GPT-3、BERT 这类备受关注的 Transformer 模型来说,杨立昆认为:“它们是必要的,但并非是充分的,这可能是未来智能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他的自传性作品《科学之路:人、机器与未来》中,杨立昆回顾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看到有很多人将GPT(通用技术,genaral-purpose technology)视为一种人工智能。
而历史上的蒸汽机、电力、计算机都是当时的GPT,可是它们真的“智能”了吗?
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个分支,其通过学习给定数据存在的内部规律,实现对文字、语音、图像等内容的感知、识别和控制。
近年来,借助深度学习,研究人员在自然语言理解、数据挖掘、个性化推荐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而基于深度学习的大模型也成为实现 AI 的主流选择。
《科学之路:人、机器与未来》
[法] 杨立昆 著
杨立昆对目前深度学习领域最成功的许多研究途径,都持有极大的怀疑态度。
他总结了过去几年 AI 的发展状况,提出了一种构造自主智能体的体系结构和训练范式,并表明这是一种能在机器上实现人类水平智能的方法。
只有机器能够像动物和人类一样有效地学习,只有它们能够通过自监督学习获得世界模型,只有它们积累起足够的世界知识以产生某些常识时,人工智能才会真正实现。
杨立昆认为,现实是,它们还不如一只猫聪明,这才是人工智能研究所面临的真正挑战。
这也意味着:
今天的人工智能方法永远不会带来真正的智能。所有人工智能都面临某些基本问题,特别是如何衡量信息。
科学意义上,模拟人类智能仍是一个遥远的目标。
补充阅读
关于人工智能的技术思考
推荐以下4本
《图灵传:智能时代的拓荒者》
[英] B. 杰克·科普兰 著
用三个词来形容图灵,或许是天才、爱国、特立独行。他开创了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的基本理论,所设计的著名思想实验“图灵测试”,被认为是人工智能科学界的“北极星”。《时代》周刊将他列为20世纪最伟大的百人之一。
图灵也是一位英雄,二战期间,他在破译德国密码系统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为结束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的结局令人唏嘘,41岁时因氰化物中毒而去世。
这本书的作者科普兰教授师从图灵挚友罗宾·甘迪,通过与图灵生前亲友及同事的交谈,根据大量史料书信,用冷静的笔触,准确翔实地记述了图灵短暂却辉煌的一生。
《为什么:关于因果关系的科学》
[美] 朱迪亚·珀尔 达纳·麦肯齐 著
朱迪亚·珀尔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顶级专家,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曾获图灵奖,被尊为贝叶斯网络之父。这本书是他首次面向大众引介“因果革命”的重要成果。
这本书既是AI领域前沿的理论建构作品,也融汇了宏大的历史叙事与人文关怀。作者从“第一次认知革命”,人类进化出想像力说起,对因果思维的发展过程娓娓道来。
这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因果革命”,颠覆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的理论范式之后,强人工智能的实现将成为可能。
《深度学习》
[美] 特伦斯·谢诺夫斯基 著
时至今日,“深度学习”已经不再是个令人陌生的词汇了。从这几年大热的AlphaGo、自动驾驶,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已经习以为常的语音识别、智能翻译、图像识别……各种形式的人工智能背后,都是深度学习在发挥作用。
这本《深度学习》,是世界十大AI科学家之一、美国“四院院士”谢诺夫斯基的重磅作品,从AI的源头——深度学习开始,讲述这个智能时代核心驱动力量如何一步步影响科技、商业乃至整个世界的进步。
《AI新生》
[美] 斯图尔特·罗素 著
这本书讲述了人类理解和创造AI,在过去、现在和未来所做的种种尝试,是业界公认的人工智能“标准教科书”。
作者是被誉为AI领军人物的斯图尔特·罗素教授他在书中提出了一个大问题:如何破解人机共存密码,掌控比我们强大得多的智能,让AI获得新生?
这可能是人类面临的最后一个大问题。这本书的目的是解释为什么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的最后一件事,以及如何确保这不会成为现实。
企业家:强大的工程化,让人看到AI商业闭环的曙光
在科学家看来,AI 领域对于智能的理解并未发生质的进步,而 ChatGPT 证明,大语言模型通过真实用户的数据驱动,依靠强大的工程化效应,在今天就能创造出用户价值,看到商业闭环的曙光。
OpenAI CEO山姆·阿尔特曼最近表示,他做了五年 AI,得出的体会是:通用人工智能不会在某个清晰的时刻到来,将会是一个更加渐进过渡的过程。
也就是说,在商业领域,企业家所相信的是,量变终将引起质变。
吴军博士是著名自然语言处理和搜索专家,硅谷风险投资人。
他在《智能时代:大数据与智能革命重新定义未来》中指出,首先,我们在过去被认为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会因为大数据和机器智能的使用而迎刃而解,比如解决癌症个性化治疗的难题。
《智能时代》
吴军 著
同时,大数据和机器智能还会彻底改变未来时代的商业模式,很多传统的行业都将采用智能技术实现升级换代,同时改变原有的商业模式。
大数据和机器智能对于未来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智能化会对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在智能革命的初期。因此,在智能时代开始的时候,我们需要未雨绸缪,力争做控制世界的2%人,而不是被智能化浪潮淘汰。
一切变化都是翻天覆地的,唯一需要思考的是我们的出路。
补充阅读
关于人工智能的商业思考
推荐以下3本
《智能时代的九大生存法则》
[美]凯文·鲁斯 著
在瞬息万变的技术世界中,给普通人的生存策略书。
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的迅猛发展,人们一方面因科技的进步而享受到便利,另一方面又担心自己可能被机器取代。
这本书提出了我们在智能时代的九大生存法则,带你在不确定的时代,走出迷茫困境,成为更有人性的人。
《终极算法》
[美] 佩德罗·多明戈斯 著
全球著名的算法问题专家、机器学习领域的先驱人物佩德罗·多明戈斯,为我们揭开了算法的神秘面纱,让我们一窥谷歌以及你的智能手机背后的机器学习原理。
他提出了“终极算法”的设想,探讨了终极算法对未来商业、科学、社会以及对每个人的意义。
对于想要理解未来将发生怎样的变革、以及想走在变革前沿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必不可少的思想指南。
《智能革命》
李彦宏 著
在AI前进的道路上,虽然偶尔会有宏颜获水的尴尬时刻,但智能这条路是一定要走下去的。
李彦宏在本书中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堪比任何一次技术革命的伟大变革,并且明确提出,在技术与人的关系上,不是人去适应机器,而是机器主动来学习和适应人类,并同人类一起学习和创新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