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题: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创业公司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AI(ID:DeepAI2023),作者: 王敏,编辑:黎明,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6月26日下午,一场火药味十足的大佬朋友圈“互怼”流传开来。
一场争议性的讨论随之展开,其源头源于猎豹移动CEO傅盛对一篇由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撰写的观点文章的转发。在这篇文章中,朱啸虎明确表示,ChatGPT对创业公司来说并不利,基于ChatGPT所创造的价值相当有限,他呼吁大家在未来两年内放弃融资的幻想。然而,傅盛对这一观点持有异议,他在朋友圈中晒出自己转发的这篇文章,并配文表示:“硅谷的一半创业企业都围绕着ChatGPT开始了,我们的投资人还如此的无知者无畏。”
接下来,两位大佬就“围绕ChatGPT的创业公司,究竟有没有价值”这一话题在评论区针锋相对。
图源 / 网络
在社交平台上,截图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甚至出现了支持者和反对者的阵营。其中,一些人站在傅盛的一边,认为大模型相关的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存在着许多有价值的机会。另一方面,朱啸虎则持相反的观点,指出部分AI“套壳公司”并没有真正形成技术壁垒。
无疑,他们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合理性。产生争议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分别从投资者和创业者的身份出发,各自的立场、视角以及期待都不尽相同。然而,如果在深入分析之后,我们会发现,这两位行业巨擘对于核心问题的看法却有着惊人的一致,他们都认为基于大规模模型的创业可能会面临比BAT等大型公司更大的挑战。
投资人和创业者,这两者往往在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上存在显著差异。以ChatGPT的创业公司为例,其价值究竟有多大,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对于AIGC创业者们来说,他们又该如何选择自己的道路,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理想呢?这些问题并非易解。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投资人和创业者在认知上的差异。这种差异源于他们对风险和回报的看法、对市场和技术的了解以及对团队和项目的评估等方面的不同。因此,要回答上述问题,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这些差异,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投资人和创业者的决策。回到ChatGPT的创业公司,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创新的技术和对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影响力。然而,要衡量这种价值并不容易。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市场需求、技术成熟度、竞争环境以及团队的执行力和创新能力等。只有全面评估这些因素,我们才能对公司的价值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对于AIGC创业者们,他们面临着许多选择。一方面,他们可以继续深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另一方面,他们也应该注重商业化和盈利,确保自己的项目能够真正为社会带来价值,并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总之,投资人和创业者在认知上的差异、ChatGPT公司的价值以及AIGC创业者们的选择,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只有通过全面分析和深入理解,我们才能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梦想。
一、朱啸虎和傅盛“互怼”,背后是在辩什么?
我们从头来看二人的分歧。
朱啸虎在评论区表达了他的观点:“99%的价值是由GPT所创造,对于这样一个依赖GPT的创业公司,其价值又何在?”他认为,如果一个创业公司完全依赖于GPT,仅仅将业务封装在其外部,而缺乏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那么随着GPT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更新,它可能会很快被其他竞争者所取代。因此,他强调了创业公司需要有自己的独立价值,而非过度依赖GPT这一技术。
对此傅盛以中小网站举例,如果把ChatGPT当成搜索引擎,认为在里面做一个网页也是有价值的。
根据杜克大学教授陈怡然的社交媒体总结,朱啸虎认为模型的参数数量众多,所需的算力也相当可观,再加上用户量庞大,模型的核心要素如数据等都在大型供应商手中,这使得创业公司难以涉足市场,如果在大型模型上开发应用,其竞争优势相对较弱。
而傅盛觉得大模型催生了很多新的架构在大模型之上的创业机会,包括直接在大模型上搭建的不同应用,和由于数据私有化带来的垂直领域的大模型等等。
但到这里,其实二人可能并非在同一层面讨论,概念还没有完全对齐,就“吵了起来”。
接着往下看,傅盛又把ChatGPT类比为操作系统,操作系统上的任何软件都是有机会的,大模型当前不能简单解决问题,这也是机会。朱啸虎回怼称,“有没有价值大家心知肚明”,傅盛也回击“大模型更像大学培养出千千万万毕业生,大学不会统治一切,不会让创业没有价值。”
“两位大佬已经上升到捍卫自己的价值观了”,跃盟科技创始人王冉对深AI表示。
不过,到最后,二人达成了部分共识,认为创业公司是有一定机会的。
朱啸虎称,在国内市场,围绕大模型的创业,存在零零散散的小机会。他后来还专门发朋友圈表示,在国内垂直AIGC领域出手很多,核心观点是“不要迷信通用大模型”,未来大模型会变成日用品,而应用层创业者的核心第一在于场景,第二在于数据。
AI从业者连路诗对深AI总结道,朱啸虎对于AIGC项目一定是重视的,但如果创业者撞到了ChatGPT的枪口上,便很可能会被替代,创业者更重要的是要找准场景,构建数据闭环强化模型从而形成壁垒。
图源 / 网络
傅盛也表示,“已经放弃BAT的创业梦了”。也就是说,围绕ChatGPT的创业公司,是有机会的,但可能是小机会居多。
分析出现分歧的原因会发现,朱啸虎是站在投资者角度,想找平台级或者颠覆性的机会。而傅盛更多是从AIGC创业者角度,只要是能够对某个行业或者场景提效或者带来改变,有它生存的空间,那么它的存在就是有价值的。
二者身份不同,观点也不一样。但归根结底,出现这场争论的本质在于,围绕ChatGPT的创业公司,长出超大体量公司的机会有多大?
这个问题,目前很难有确定性的答案。但从上半年来看,ChatGPT的走红,将市场情绪拉到了一个高点。国内VC圈虽有热度,却并没有出现曾经移动互联网时代风口下的疯狂。而另一面是,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坚定投身其中,寻找新的机会。当下在这个领域,投资人和创业者之间,似乎出现了一条鸿沟。
二、朱啸虎的谨慎,与VC圈的纠结
“从朱啸虎的观点来看,他对于这次AI浪潮下大模型的产业应用是有点纠结的。”王冉表示,这也代表了VC圈相当一部分人的观点。
据王冉观察,面对这股AI浪潮,中美VC圈的观念和动作的差异已经显现。“海外投资圈的观念是,大概率会出现大的平台级新选手,机会是存在的,只是要找寻机会在哪儿;而从国内的投资人们的动作来看,似乎还在纠结,这里面到底存不存在大的机会”。
对于投资人而言,他们必须考虑商业模式、投资回报率、退出机制等,更希望找的是有着较高壁垒、大的平台级机会。然而,当前国内AIGC应用层的创业,往往缺乏技术底座,处境有些尴尬。
AI服务商“小正”对深AI表示,ChatGPT的走红,将市场情绪拉到了一个高点,普通创业者很难再讲出超出投资人和大众预期的AI故事。据其观察,上半年资本市场也是在热切讨论与思考,但是头部VC投出来的更多是偏底层基础设施的公司,而非应用层的公司。因为API接口的开放,应用层的创业很难在市场情绪高点下做出明显的增量。
英诺天使基金合伙人王晟此前曾对深燃表示,在应用场景侧,目前出现的创新项目还比较少,创业场景受限于底层的基础设施和想象力,一些真正突破性的应用还需要等基础设施和工具链建设完成,进入到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的阶段。如果要在应用层做创新类创业的冲动,可能要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华创资本创始合伙人熊伟铭也持类似观点。他近期对媒体表示,在AIGC领域投资,还要再等一等看有哪些商业机会,不能着急,为了投资而投资,要在基础设施完善后才开始行动。
从投资人的衡量标准来说,国内市场可能并没有那么多好项目。同时,2023年以来,国内一级市场也并不算活跃。
以一季度为例,一级市场的募资金额和投资金额同比出现了大幅下滑。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2023年第一季度国内股权投资市场募资规模为3532.12亿元,同比下降33.0%;外币基金募资依然面临艰巨挑战,募资规模约为275.66亿元,同比下降41.5%。一季度国内共发生投资案例数1722起,同比下降44.2%,环比下降7.5%;披露投资金额1,300.3亿元,同比下降49.8%,环比下降20.9%。
“可能VC手里没钱了,出手时就会犹豫很多,连带着迭代认知的动力也会小很多”,王冉说道。他表示,自己在2016年前后上一波AI浪潮时,和投资人交流会发现他们聊项目时会做很多功课,和创业者的信息差也没那么大,而今年这一波新的热潮中,再和投资人交流时发现,双方存在很大信息差。
在国内尝试做类Character.AI产品的AI领域创业者王冰洁对深AI表示,从4月起,在线上已经对接了将近10位投资人,但深度交流后,就因为项目缺少核心壁垒没有下文了。
考虑到AI大模型相关领域仍处于发展早期,国内投资环境依然不容乐观这种种因素,也难怪以朱啸虎为代表的投资人,面对这一波AI浪潮会相对谨慎了。
三、傅盛的乐观,与创业者的“狂欢”
投资人的谨慎,并不能浇灭创业者的热情。回顾上半年,ChatGPT的爆火,也带动了相当一部分人投入到AIGC领域创业中。
傅盛定义的创业,并非是要快速做大规模求上市的路径,而是即便只瞄准某个细分场景做成了一门小生意,也有其存在的价值。从这个角度来说,创投圈的冷淡,对于创业者而言,或许并不是一件坏事,反而可能会让他们更加关注业务的价值。
小正表示,大语言模型带来的智能交互体验,能够对原有场景带来很大变化。比如在留学申请领域帮助学生处理复杂的申报手续。因为ChatGPT开放API接口,背后的大模型供给能力实际上是平权的,而要把握住机会,竞争的关键成功要素肯定不在于技术,而是在于对于需求场景的把控或者对于渠道端的把控。
王冉对深AI梳理称,当前国内大模型领域的创业者大概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真正做大模型的创业者;第二类是利用大模型包装概念的创业团队;第三类是在模型基础上进行产品创新的团队;第四类是在垂直行业用模型能力去帮助用户决策,改善用户体验。
后两类实则也是傅盛和朱啸虎争论的重点。其中,第三类进行产品创新的团队,可能会有很多工具层面的创新,王冉举了个例子,比如曾经的手电筒APP,现在看起来可能技术含量不高,且很容易被大厂替代,但不能否认这个工具的价值以及当时的火爆。
而第四类和垂直行业的结合,更加考验对于行业场景的理解和认知,在当前落地性更强,商业化的空间也更清晰。正如朱啸虎所言,场景和数据是非常关键的竞争要素。王冉表示,在大模型时代,把传统业务和AI相结合,需要一定的投入,更多是增本增效,创业者要考虑的是,如果增加的效能大于投入的成本,那么这件事就值得去做。
AI领域从业者李展对深AI表示,围绕ChatGPT的创业,关键点在于是否能将大模型技术在商业模式中的重要性降低。即便难以成为大的平台级公司,但有自己的存活空间,便有其价值,或者在某个场景中能够领先一步,未来能够被大厂收购也并非不是一条路。
投身AI领域的创业者们,当下依然保持着高度热情。
四、结语
进入6月以来,AI大模型的市场情绪已经出现了明显下跌,就连ChatGPT的访问量在过去三个月里也接连出现了环比增长率的下滑。多位投资人的公开发言中谈及AI相关投资,都没有那么乐观,认为现在还处于早期阶段。
但是,AIGC领域的创业已经卷起来了,从大佬到普通从业者,都在寻找其中的机会。
从多位创业者的反馈来看,门槛较低的AIGC创业,现如今早已经竞争非常激烈。而要真正做一家拥有一定规模的AI公司,已经很难“轻创业”了。创业者们要做好心理预期,如果看准了某个场景的价值,就要保持战略定力。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李展为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AI(ID:DeepAI2023),作者: 王敏,编辑:黎明
AI时代,拥有个人微信机器人AI助手!AI时代不落人后!
免费ChatGPT问答,办公、写作、生活好得力助手!
搜索微信号aigc666aigc999或上边扫码,即可拥有个人AI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