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病”大流行,融合AI的陪伴机器人能否治愈心中“孤独感”?

AI与情感9mos agoupdate lida
57 0 0

援引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消息,美国公共卫生局近期发布的报告指出,半数美国人遭遇过孤独问题,初步统计覆盖人群约1.66亿,调查对象中,46%有时或经常感觉孤单,47%觉得被遗忘,54%经常或有时觉得没人了解自己,43%感觉自己的人际关系没有意义,43%觉得与他人隔绝。

“孤独病”大流行,融合AI的陪伴机器人能否治愈心中“孤独感”?

数据援引:美國醫務總監默西发表的报告《Our Epidemic of Loneliness and Isolation》

而近日美国公共卫生局就孤独这一紧迫问题发布了一份咨询意见,这份意见强调了社交对个人和社会健康的关键作用,如今社交和孤独都是根据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来定义的,但是,这一定义是否限制了我们对非人类同伴潜在有利的理解?

在本文当中,我们需要讨论一个问题,是否有可能将目前的社交模型扩展到包括人与机器人的互动。与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对象的社交能否为人类带来更多的好处?而潜在的危险又是什么?

当下,我们正处于陪伴型机器人和人工智能这门新科学的前沿,它为减轻孤独感和提供健康支持提供了一条潜在的途径。人们可以与机器人交谈,拥抱机器人,从机器人那里获得物理帮助、提醒甚至精神慰藉,还可以通过机器人与其他人建立联系。

比如2022年,社交机器人ElliQ与用户的互动次数超过了30万次,其中约40%与简单的陪伴有关,包括用户与它一起喝了3000杯咖啡和茶。

“孤独病”大流行,融合AI的陪伴机器人能否治愈心中“孤独感”?

社交机器人ElliQ

事实证明,宠物型和仿人型陪伴机器人都能有效减少孤独感,并通过直接将用户与他人联系起来或通过提醒社交约会来提供陪伴。一项关于老年人社交机器人的系统性研究发现,机器人对老年人的参与、互动和幸福感都有积极影响,还能减少压力和孤独感。

此外陪伴型机器人还可以帮助老年人在家中保持健康和活跃,而不是搬到养老院。随着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与机器人的社交联系变得越来越重要。认知人工智能技术(精心设计、积极主动、基于目标和情境的对话)可以产生共鸣并提高积极性。

机器人可以被设计成主动发起对话、记忆和跟进过去的对话,并结合已知的心理学技术来激励慢性病患者改变行为和坚持治疗。生成式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LLMs)(如 ChatGPT 和 GenAug)可以实现更少脚本、更主动的对话,但与此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那就是许多LLM无法记住过去的对话,也无法区分重要信息和无关信息。

认知和生成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为社交机器人提供 “大脑”,使其成为理想的伴侣。ChatGPT 的早期实验表明,它可以用来创建与老年人相关的对话行为,机器学习技术可用于理解输入语言的情感,并以同情的方式做出回应,满足人类的情感需求。人工智能驱动的语音合成技术的进步意味着机器人可以像老朋友甚至去世的亲人一样说话。

“孤独病”大流行,融合AI的陪伴机器人能否治愈心中“孤独感”?

Luka公司Replika聊天机器人

例如,微软的 VALL-E 只需 3 秒钟的录音就能复制一个说话者,此外许多科技公司正在开发用于陪伴的聊天机器人,如 Luka公司推出的Replika 以及Inflection AI公司推出的Pi。

使用人工智能增强型机器人作为陪伴并非没有争议,人们对欺骗、隐私、伤害和责任等问题表示担忧。同时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偏见、不准确的信息也相当谨慎。

人工智能研究先驱Geoffrey Hinton最近与AAAI人工智能促进协会现任和前任领导人一起,对潜在的危险发出了警告,他们担心的主要问题是,普通人无法辨别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中哪些是真实的,以及未来计算机运行自己编写的代码的可能性。程序员必须确保我们能够在未来控制这些人工智能系统。

尽管存在这些顾虑,但大多数公众在体验机器人伴侣后并不担心伦理问题——最大的顾虑是使用的公平性。此外新的证据表明,医疗专业人员对机器人陪伴服务持积极态度。

2022年12月,经过验证的医生开放社交网络平台Sermo,对来自欧洲和美国的 307 名医生进行了调查。有69%的人同意机器人可以为患有社交孤独的老年人提供陪伴,增强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影响力,只有16%的人不同意,15%的人表示不确定。70%的受访者同意陪伴机器人可以改善孤独患者的心理健康。受访者认为,主要的局限性在于机器人还不能完全复制人类陪伴的复杂性,因此它们不是“真正的陪伴”。

“孤独病”大流行,融合AI的陪伴机器人能否治愈心中“孤独感”?

针对核验医生的开放平台Sermo

这些使用人工智能的公众、学者、医生们所关注的问题,使得我们在使用陪伴型机器人时需要小心谨慎地降低风险。因此,让潜在用户和人工智能专家参与这些对话至关重要。

但值得注意的是,陪伴型机器人不能替代人类护理、接触或抚摸,相反,它们旨在减少孤独感,提高整体健康水平。因此访问的公平性、数据隐私、问责机制、可信内容和系统可控性必须成为优先选项。

这些担忧也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是 “真正的友谊”?对社交机器人的研究实际上可能有助于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人们会不自觉地倾向于将机器人拟人化,并赋予它们感情。促进人与人之间社交的因素也可能促进机器人与机器人之间的社交,而机器人为研究这些因素提供了系统的方法。研究已经揭示了机器人的微笑、幽默、自我表达、眼神交流和身体前倾对改善社交关系会产生有利的影响。

可以说,机器人可以适应社交的多因素模型,其好处可能包括积极的互动,避免人类的不耐烦和评判。通过减少孤独感,机器人可以增加安全感,从而减轻压力并改善健康。从归属感来说,频繁而积极互动可以满足人类对联系的基本需求,未来的研究需要对机器人进行评估。结果测量应反映社交模型的组成部分以及健康状况。初步研究表明,机器人在减轻压力和治疗生理指标方面具有良好效果。

“孤独病”大流行,融合AI的陪伴机器人能否治愈心中“孤独感”?

机器人社交概念的多因素模型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并非建议机器人同伴取代人类同伴,但机器人可以在许多孤独的人所需要的与社会目前提供的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寻找解决孤独感的创新方法必须成为当务之急。未来的研究不仅可以显示陪伴机器人的优势和风险,还有助于人们重新理解什么是陪伴。

该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陪伴型机器人中使用人工智能可以提高机器人的交流技能和社交能力,增加用户的联系感。在美国,一半以上的成年人都伴有孤独感,这是导致过早死亡和发病的一个独立风险因素,每年给雇主造成 1540 亿美元的损失。建立社交不仅可以改善个人的健康,还可以创建相互合作、相互信任的社区,创造一种目标感和归属感,从而促进复原力、安全和繁荣。有了正确的道德准则,我们或许可以在当前工作的基础上,利用机器人创造一个更健康的社会。

© Copyright notes

Related posts

No comments

No comments...